英伟达首席执行官黄仁勋宣布了一系列新的合作关系,并驳斥了有关人工智能泡沫的担忧,称该公司最新的芯片有望创造5000亿美元的收入。
黄仁勋周二在华盛顿举行的公司发布会上表示,Blackwell 处理器(Nvidia 的旗舰人工智能加速器)和较新的 Rubin 型号将推动 2026 年销售额出现前所未有的增长。
此次活动是英伟达首次在美国首都举办的GTC大会,凸显了该公司正在整个行业建立的合作伙伴关系。这家芯片制造商正与Uber Technologies Inc.、Palantir Technologies Inc.和CrowdStrike Holdings Inc.等公司合作,旨在确保其技术继续处于人工智能热潮的核心地位。此外,英伟达还推出了一种将量子计算机与其人工智能芯片连接起来的新系统。
英伟达合作也体现了其日益增长的全球雄心。该公司正计划与德国电信公司(Deutsche Telekom AG)在德国建立一个价值10亿欧元(约合12亿美元)的数据中心,并刚刚宣布与诺基亚公司(Nokia Oyj)达成一项投资协议。黄仁勋本周访问韩国时,还将公布与三星电子和现代汽车集团的合作协议。
“我们现在已经进入了良性循环,进入了拐点,”黄仁勋在距离白宫几个街区的会议厅里对数千名与会者说。“这真是太了不起了。”
黄仁勋还强调了英伟达正在如何助力推进唐纳德·特朗普总统打造美国制造业的经济议程。这位英伟达首席执行官发表讲话的几天前,特朗普计划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会面,敲定一项旨在缓解多年贸易紧张局势的贸易协议。此前的限制措施实际上阻止了英伟达备受推崇的人工智能芯片进入中国市场。
但演讲的大部分内容都集中在人工智能行业即将迎来的转折点上。黄仁勋的观点是:人工智能模型现在已经足够强大,客户愿意为它们付费——这反过来又证明了计算基础设施建设的昂贵合理性。
“我不认为我们正处于人工智能泡沫之中,”黄仁勋在演讲结束后接受彭博电视采访时表示。“我们正在使用各种不同的人工智能模型——我们正在使用大量的服务,并且很乐意为此付费。”
Nvidia 预计其最新芯片的出货量将达到 2000 万台。黄仁勋表示,上一代芯片 Hopper 的出货量仅为 400 万台。
全球市值最高的公司英伟达从人工智能计算领域的疯狂支出中获益最多。但该公司的大部分收入仍然依赖于一小部分客户——微软公司、亚马逊公司和Alphabet Inc.旗下谷歌等数据中心运营商。此次为期三天的华盛顿活动旨在服务更广泛的客户群体。
尽管英伟达在人工智能加速器(用于训练和运行人工智能模型的处理器)市场仍占据主导地位,但其面临的挑战也日益严峻。AMD和博通正在进军该行业,而ChatGPT的开发商OpenAI等公司则正在寻求开发更多内部技术。就在本周,手机芯片制造商高通宣布将在人工智能加速器领域与英伟达展开竞争。
AMD 的股价今年已上涨逾一倍,表明投资者将其视为主要竞争对手。截至周一收盘,英伟达股价上涨 43%,涨幅略逊一筹。
英伟达还面临着人们对人工智能基础设施成本超过实际经济效益的担忧。黄仁勋和他的同行们坚信,人工智能将彻底改变世界经济,计算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投入是值得的。
这家芯片制造商在华盛顿向观众的演讲比以往更具爱国情怀。活动反复强调英伟达作为美国领军企业的角色,以及它如何帮助制造业回归本土。黄仁勋甚至在演讲的最后部分,向特朗普的标志性口号致敬,感谢观众“让美国再次伟大”。
与此同时,黄仁勋一直在欧洲和其他地区签署协议,以巩固英伟达作为向海外国家提供设备的领先地位,帮助他们建立“主权”人工智能系统——不依赖于美国科技巨头的基础设施。
一个挥之不去的问题是:这家总部位于加州圣克拉拉的公司一直在寻求白宫和立法者的帮助,以便在中国销售人工智能芯片。对中国出口的限制已导致英伟达损失数十亿美元的收入。
黄仁勋表示,他对 Blackwell 和 Rubin 芯片的预测并不包括该国的销售量。

